登录  
 加关注
   显示下一条  |  关闭
温馨提示!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,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,请重新绑定!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》  |  关闭

教育情怀 博客

一个教师的思想能走多远,他的学生就能走多远!

 
 
 

日志

 
 

引用 贾书建:教师培训:弊端与出路  

2010-09-12 17:47:33|  分类: 默认分类 |  标签: |举报 |字号 订阅

  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  |

 

引用

贾书建贾书建:教师培训:弊端与出路

教师培训:弊端与出路

贾书建

(本文发表于《教师博览·原创版》2010年第5期)

要问教师培训重不重要?恐怕没有谁会说不重要,因为它关系到教师群体专业化素质,关系到育人质量,归根到底教师培训是为教师的可持续发展服务的。按理说,教师培训应该受到教师的普遍欢迎才是,但怎么会让教师“想说爱你不容易”几成了弃之可惜、食之无味的“鸡肋”而倍受非难甚或诟病呢?

我们不妨采用“望闻问切”中医四诊等诸般手段,来给当下的教师培训进行一番系统地“体检”,看看病根儿到底在哪。

首先,教师培训观上存在偏差。这是一个对教师培训的价值判断问题,制约着教师培训的行为和结果。人们习惯上把教师培训当成学校的一项工作,而各项工作各有定位和归属,如德育是首位,教学是中心,教师培训的位置又在哪?找不着位置,则难有作为。

其次,教师培训与学校办学思想存在矛盾冲突。教师培训是让教师端正教育思想,转变教育观念,大搞素质教育。而校长们想的却是只要能提高升学率,有招就使,啥招都行。正是由于这种实用主义办学思想作祟,致使校本培训与其应有之意背道而驰。如果以升学率来评价学校办学实绩的做法不彻底改变,如果以应试教育为目的办学思想不彻底革除,那么,其他一切都难以摆上学校工作的主席。

第三,培训机构和培训者问题多多。某些教育机构吃好了教师培训这块肥肉;某些教育专家、学者、名人也充当起了文化掮客。不论什么,一旦与利字沾亲带故,就注定要变味。有时就连官方组织的教师培训也要交费,由教师个人承担显然不是那么回事,而教育经费相当紧张,校长们能不算计吗?能不参加就不参加,必须参加也尽可能少派人。再有,某些培训者水平有限,培训内容与实际脱节,培训形式单调,令人吊不起胃口,提不起精神。参加这样的培训是一种煎熬,没有助益不说,还白耽误功夫。

第四,缺乏必要的激励制约机制。人具有生物与社会双重属性,决定了每一个人既有非理性的一面,又有理性的一面。学校里的各项规章制度,不能把宝都押到教师的自觉性上。倘若不把培训跟教师切身利益挂上钩,领导就是磨破嘴皮子也没有大用。

第五,教师自身因素是影响培训实效性的重要原因。一般地说,年纪轻、职称低的教师,大都期望通过参加培训来提高业务水平,实现自我价值;而年纪大、职称高的教师,往往以为自己该得到的都得到了,日常工作靠吃老本也能应付,再说了,干不了几年就走人了,还参加培训干嘛。此外,教师职业倦怠已成为影响培训实效性的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,它是指教师厌倦教育教学工作的现象,是由教师所面临的多层面、多方位的压力超出了机体或心理的承载能力所致,既影响健康,又影响工作,当然也会影响到教师对待培训的态度。

教师培训的“病根”找到了,下面我们就按照中医“辩证施治”理论试着开出一副“药方”,至于灵不灵则有待实践检验。

首先,树立正确的教师培训观。一方面,要给教师培训准确定位。师资队伍建设是学校工作永远不变的重点,不能因时、因人、因事而有丝毫动摇。这个重点抓不住,抓不出成效,德育首位,教学中心,都将是空中楼阁。另一方面,要把教师培训上升到教师教育的高度来看待,即把教师发展当成一个系统,在“终身学习”理念指导下,按照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要求,对教师发展的各个阶段(包括职前教育、入职培训和在职研修)做出系统思考和统筹安排,从“数量发展型”向“质量提高型”转变,促进教师专业化可持续发展。

其次,端正办学思想,把教师培训目的跟学校教育目标整合起来。教师培训的目的是为了使教师能够胜任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,遗憾的是现在素质教育的声音越来越小了,并且还有一种怪论,说什么“应试并不等同于应试教育,素质教育并不排斥应试”。乍听起来似乎很有道理,但却具有相当的蒙蔽性,极易造成教育思想与教育实践的混乱。许多学校就是以此为“障眼法”,高举着素质教育旗帜,堂而皇之地搞着应试教育。因此,只有正本清源,彻底驱散“应试教育”的阴魂,才能真正实现教师培训目的跟学校教育目标的并轨。

第三,建立健全教师培训机制,改革培训方式、方法,在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及实效性上下猛药。要有稳定、充足的经费投入,尽量减轻学校的经济负担;要使培训制度化、常态化,并与教师切身利益挂钩;要加强对培训者的培训,培训者是教师的教师;要深入研究教师需求,倡导基于问题的培训;要把通识培训跟课堂教学实践培训结合起来,重点放在课堂教学实践培训上,课堂是教育教学实施的主渠道;要把普通培训跟提高培训结合起来,对骨干教师、尖子教师实行导师制培养不失为好办法。要改变传统培训模式,尝试“参与式”培训,借鉴“微格”方法,设置真实情境,注重教师体验;要立足于校本,制定可操作性的校本培训计划并付诸实施。下面谈谈我校在这方面的一些做法:①开展“说讲评”课活动。这是提高教师群体素质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校本培训方式。②开展“校长笔谈”活动。校长针对教师在专业发展方面存在的困惑和亟待解决的问题,力求为他们提供一些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案和建议。③充分利用网络资源,开设教师博客,在正统的培训途径之外开辟了一个可以自由表露心声、交流思想的空间。④举办“明珠杯”青年教师优质课观摩活动,以加快青年教师成长的进程。⑤针对毕业年级的三项校本研修活动,即中考评卷教师与新毕业年级教师交流活动,新、老毕业年级教师交流活动和毕业年级总复习研讨课活动。

  评论这张
 
阅读(177)| 评论(0)

历史上的今天

评论

<#--最新日志,群博日志--> <#--推荐日志--> <#--引用记录--> <#--博主推荐--> <#--随机阅读--> <#--首页推荐--> <#--历史上的今天--> <#--被推荐日志--> <#--上一篇,下一篇--> <#-- 热度 --> <#-- 网易新闻广告 --> <#--右边模块结构--> <#--评论模块结构--> <#--引用模块结构--> <#--博主发起的投票-->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
页脚

网易公司版权所有 ©1997-2018